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因为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

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1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的进食:

大熊猫主食竹子,也嗜爱饮水,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有的地方虽然食物很丰富,缺了水,也难以找到大熊猫的身影。

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谷中去饮水,然后返回家园。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

它们到了溪边,以舔吸的方式饮水,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大约25×20厘米的浅坑舔饮。

大熊猫以竹类为主要食物,而竹类却难以消化、吸收。由此,使大熊猫的能量摄入受到极大的限制,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考虑到尽量多地摄入能量,尽量少地消耗能量。

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2

首先,大熊猫的身体结构让它显得与众不同。它们的外观类似于熊科动物,但与普通的熊类动物不同的.是,它们的胃肠道系统更加适应吃竹子。此外,大熊猫的第六根指头可以使用,这使得它们在攀爬树木和抓住食物时更加灵活。

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第2张
  

其次,大熊猫的繁殖方式也十分特殊。它们的繁殖期非常短暂,雌性大熊猫仅有一到两天的时间可供受孕。此外,它们的新生儿非常小且幼弱,出生时只有成年人拳头大小,需要依靠母亲的呵护才能生存下来。

接下来这张图片展示了一对可爱的大熊猫母子:

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第3张
  

最后,大熊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百万年前。当时,它们生活在中国云南和四川地区。然而,在进化过程中,大熊猫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食性和外貌特征。如今,大熊猫已经成为了一个自然界的奇迹,备受关注和保护。

总结起来,大熊猫之所以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一直保持着独有的外貌、食性和繁殖方式等生物学特征,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这种珍贵的动物。

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3

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化石简单的说就是古生物在岩石中的遗体,而活化石则是指某种生物的其他相似物种都已经被封存在化石中了,而这种生物到现在为止还存活于世上。

并且这种生物的起源至少要在18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前到距今180万年前),而且这种现存的生物与其祖先的形态差别很小。也就是说能被称为“活化石”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起源于180万年前以前、现在没有近亲,与祖先的形态几乎一致。

既然弄清楚了“活化石”的三要素,我们再来看看大熊猫到底符不符合以上三要素?

01、起源

根据已发现的化石看,大熊猫的直系祖先可以追溯到距今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它就是始熊猫。始熊猫是由距今约1200万年前的拟熊类进化而来的。

当时的始熊猫的体型比现在的大熊猫要小很多,还没有现在的家犬大。虽然始熊猫的体型不大,但是它可是凶猛且纯正的食肉动物,在之后的演化中,大熊猫最大的特点就是食性的改变,从大熊猫小种到巴氏大熊猫,最后到现代大熊猫,大熊猫的食性从肉食变为杂食,最后变为主要以竹子为食(99%的食物占比为竹子)。而正是这种食性的改变,让大熊猫逐渐变得与世无争,成功地存活至今。

直系祖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00多万年,大熊猫符合“活化石”的第一要素。

02、形态

虽然在大熊猫的进化路上,每一个时期的大熊猫体型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从形态上看,大熊猫的变化并不大。始熊猫虽然体型很小,但是它的毛发依然是黑白配色,并且虽然现存大熊猫的主要食物为竹子,但是它的牙齿和消化道依然是“肉食动物”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因此,大熊猫符合与自己祖先形态几乎一致的要素。

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第4张
  

03、没有相似物种

现存的熊科下一共有5个不同的属,其中大熊猫就自成一属-大熊猫属。并且在大熊猫属下仅有大熊猫一种动物。从现存的动物看,属是一个比较大的分类,其下大都是由多个种组成的,而种下一般都有多个亚种划分。

我们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猫科为例,猫科下的豹属是由狮、虎、花豹、美洲豹、雪豹这5种动物组成,而每一种动物都有多个亚种分化,比如花豹种下就有9个不同的亚种。而所谓的相似物种,最起码也要是同属的动物,而大熊猫在整个的大熊猫属下仅有它自己一种。

所以,大熊猫符合“活化石”的三要素,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当然在现存的生物中,活化石物种并不只有大熊猫一种,比如我们常见的蟑螂、肺鱼、鳄鱼等等都是“活化石物种”。

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第5张
  

大熊猫的黑白毛发是保护色吗?

要知道大熊猫的'黑白毛发是不是保护色?我们首先要明确保护色的定义:保护色简单的说就是生物把体表颜色有意识的改变与环境的颜色接近,比如变色龙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改变自己体表的颜色,野兔在进化中选择的草黄色的毛发,与原生环境的主色更为接近等等。

既然弄清楚了保护色的定义,我们再来看看大熊猫的体表颜色是不是保护色?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大熊猫的野生环境。

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动物,而且它在我国的分布也很局限,野生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以及陕西省有竹林的山区之中,栖息海拔主要集中在2600-3500米之间。在茂密的竹林深处,环境的主打色以深色为主,在冬季,竹林中的主打色则以黑色和白色为主,黑色是乱石的颜色,而白色则是白雪的颜色,而大熊猫黑白的配色与这种环境融为一体,是一种保护色。

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第6张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说:大熊猫的体色只有在冬季才是保护色,那其他季节呢?

这个就是问题所在,黑白的配色在除了冬天以外的其他季节都是非常容易被发现的,并不是一种保护色。而大熊猫并不具备像变色龙那样可以随意地改变自身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保护色的最终目的是有利于生存,让自己更好地隐藏。但是,在大熊猫的原生环境下,它本身就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首先,它的主要食物是竹子,而吃竹子并不需要隐藏自己就能够得到,其次在原生环境中,能够威胁到成年大熊猫的动物几乎没有。

因此,实际上大熊猫并不需要保护色,这也是它从800万年前到现在体色几乎没有太大改变的原因。

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第7张
  

总结

大熊猫通过自己的食性改变,成功地从几百万年前生存至今,成为了“活化石”,而且凭借着稀有性和憨态可掬的外表,成为了“国宝级动物”。由于大熊猫在原生环境下,没有天敌,而且它自身也不需要伪装来获得食物,所以大熊猫压根就不需要保护色。但是尽管如此,在冬季,大熊猫的体色也能作为一种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