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非攻是谁的思想主张

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兼爱非攻是谁的思想主张1

兼爱非攻的墨子其人

墨子是春秋末战国时期人,其先祖为殷商王室,到墨子祖父这一代,墨家已从贵族降为平民。

他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位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少年时当过牧童,学过木工,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也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学习孔子的儒学与《诗》《书》《春秋》等。

墨子聪颖而勤奋,曾阻止鲁阳文君公孙宽攻打郑国,还拒绝了楚惠王赐他的封地。

墨子处世沉稳,勇于担当,他在齐国时,听说鲁班为楚王造了“云梯”,要去攻陷宋国,墨子便朝夕赶路,走了十天十夜,赶到楚国劝阻楚王伐宋。

对此,鲁班不服气,他认为只要解决了墨子,攻城就会成功。墨子却说:“我有三百个学生正在城外!”楚王一听,知道没有必胜的把握,决定不攻宋国了。

兼爱非攻的内在含义

墨子在游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在“爱”这个问题上,墨家与儒家有很大差别。

墨子明晰地指出,人间的祸乱皆起源于人与人的不相爱。臣子不爱君王只爱自身,因而损害君王的利益使自己得利。

小偷只爱他自己的家而不爱他人的家,因此偷窃他人的家来使自己的家获利;依此类推,国家之间的战争也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因而攻占他人的国家来使自己的国家得利。

既然人与人的不相爱是人世间各种灾祸、罪恶的源头,那么,只要人人都能做到“兼爱”,那么就会“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兼爱非攻是谁的思想主张
  

此等社会就是墨子构建的和谐理想社会。

墨子要求的“兼爱”显然是一种抛开等级观念的无条件和无差别的爱,同儒家以“礼”为原则的仁爱是大相径庭的。

虽然也有一定的宗法性,但兼爱是根本,是处理一切关系的总原则。

兼爱非攻的侠义精神

谈及“侠”,我们的直接感受可能是武侠小说中描绘的那种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

其实不然,有关“侠”的研究史料表明“侠”最早出现于《韩非子》和《史记》中,而有关“侠”的本质内涵或具体思想却是由墨子最早进行规范的。

墨子的侠义观体现于其为了实现天下公利而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

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孔、孟的本志都是淑世济民,但是如君主不肯任用,便只好独善其身了。墨子的态度,比儒家更为积极。

他兼爱天下,肯为天下大众而牺牲自己。他是为群而忘自己。”相较于墨家,儒家来得更为圆滑。所以说墨子的社会责任感是其侠义精神的体现。

直至今日,墨子的精神还对我们留有重要的影响,他的爱不分等级,与我们当今社会的平等理念正好契合,而其社会责任感与担当又确实令人敬佩。

他的兼爱非攻,他的侠义精神,不仅是对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知识积累,而且也把我们普通人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二者,共同建构成为墨子心怀天下、坚守正义的侠义胸怀。

兼爱非攻是谁的思想主张2

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思想家墨子提出的。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兼爱非攻分别在面对百姓和战争方面有着不同的概括理念,所谓兼爱,即兼相爱,交相利,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包含对百姓和国家相互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不对人的出身和强弱有区别对待。

所谓非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对防御战,是墨子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科学、文化、伦理思想。

兼爱非攻是谁的思想主张 第2张
  

主张“兼爱非攻”的人是墨子。墨子(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