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平时学习很刻苦,却总考不出好成绩

前几天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心情不好约出来一起逛逛,了解原因才知道,原来她孩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面临着人生第一个重要时刻——小升初,可是在刚刚过去的月考里,平时一向作业都不错的孩子,却考出了很差的成绩。朋友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平时作业都挺好,什么都会,就是考试考不好呢?难道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

为什么孩子平时学习很刻苦,却总考不出好成绩

我们小时候上学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孩子,比如我上初中时,我们班上就有一个女生,平时学习特别好,也特别刻苦,小测验分数都很高,可是一到正式考试就掉链子,老师也很无奈,戏称她“没有考试体质”,以至于最后初三时复读了三年,最终也没考上理想的高中。

其实,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如朋友所说的一样“心理承受能力差”,也不是“没有考试体质”,而是“自我妨碍”在作怪。

01、什么是“自我妨碍”?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今年30多岁了,事事都很要强,喜欢跟别人一争高下,他这一生最遗憾的事就是高考前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病,导致他没发挥好,没考上好大学,后来又因家庭条件不好,自此辍学了,那时候就开始走上社会打拼。

提起高考他就很感慨,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我要是没生那场病,我肯定能考个好大学,我那时候学习还非常不错呢”。

而如今,他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多年,依然会出现类似高考前的情况,比如他去谈一个项目,本来双方都有合作的打算,可是最后却在关键时刻因为一些差错导致订单丢失;本来领导觉得他平时表现不错,有晋升的机会,可是这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导致最终提拔了别人。

因此,同事们嘲笑他,领导也不再重用他,他自己也很苦恼,时常说自己运气差,似乎所有的好事都轮不到他。

我们把他的经历捋一遍:高考前生病,高考没发挥好,不是我没努力;谈项目我很负责,可是却总是阴差阳错,不是我没尽心;平时工作兢兢业业,领导却不提拔我,不是我的责任……

经验告诉我们,像他这样关键时刻总在“掉链子”的人,说明他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全力以赴,只是自己在给自己设置障碍,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以此来给自己找借口,减轻失败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为了避免将失败归结为自身原因,很多人会故意制造通向成功的外部障碍,以便在失败时保护自尊,这就是“自我妨碍”。

02、为什么人会给自己设置障碍呢?

身边一个朋友家孩子十分聪明,用妈妈的话说就是那种“不把聪明用到正道上”的孩子,老师也说他“其实很有天赋,就是不好好学习”。去年中考的时候,别人都在奋战题海,生怕自己考不好惶惶不可终日,可是这个孩子放学后要么打球,要么流连于网吧,家里人干着急却一点劲也使不上。

结果不言而喻,考得一塌糊涂。在他妈妈责怪他大考前还不知道紧张的时候,他却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回怼:“我就是懒得下功夫去学,我要是下功夫去学习,考上某某重点高中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这个男孩身上,你是不是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不必因此感觉到奇怪,因为这是每个人都普遍存在的心理,这就是“自我妨碍”下的产物,这种行为绝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我并没有真的失败———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主动去放弃努力,甚至故意为成功设置障碍,失败时就有了借口:这并不是因为我能力差。他宁愿承受这种短暂的失败,也不愿意被全部否定,以此来证明并不是他的能力有问题,而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失败。

为什么自我妨碍者要故意和自己过不去?他们真正恐惧的,其实是一种想象中的归因困境:也许是因为缺乏长期基础,也许是因为赶鸭子上架(例如被硬拉去参加一项竞争激烈的比赛),他们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失败。

03、当孩子面对失败的恐惧时通常会有什么行为?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人在面对压力时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一种人会把压力当成一种前进的动力,激发出自己无限的潜能,促使自己去成功;而另一种人,压力则会带给他无限的消极影响,使他下意识地逃避当前的困难。后者通常就是容易给自己设置“自我障碍”的人。

比如一个孩子在面对考试或者重大赛事压力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在考试前通宵狂欢;

·在大考来临前疯玩视频游戏而非学习;

·减少对重要的个人赛事的准备;

·给对手提供一些有利条件;

·在任务刚开始时不好好干,这样就不至于对自己产生过高的期望;

·在那些关系到自我形象的困难任务中并不尽全力。

大多数人不太愿意将失败归结为自身原因,于是他们便故意制造出一些外部障碍,这样,当失败不可避免地到来时,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其归结到外部因素上。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名字叫《好奇心理学》,这本书在解释为什么人会在关键时刻出现“自我妨碍”行为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自我妨碍能给失败者带来短期的好处,比如缓解自我压力,保护自尊心等,但这并不能抵消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能够缓冲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让人在经历失败后自我感觉好一些。

其实说白了,也是一种自我欺骗的行为,他们在潜意识里自己麻痹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懒惰、没出息”而已。

04、如何帮助孩子避免“自我妨碍”?

在印象管理方面有研究表明,对于自我妨碍者的失败,旁观者确实更少将其归结为内部能力的因素,比如一个淘气的孩子不好好学习,家长或者老师通常能其评价是:“非常聪明,就是不把聪明用到学习上,所以才学不好。”可是,无论这样的孩子再怎么聪明,他人也不愿意对其过于信任,毕竟无论能力高低,一个情愿主动给自己设置障碍的人,做事总不会让人放心。

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避免“自我妨碍”出现呢?

l了解自我妨碍分类,不被他人的自我妨碍带偏

我们必须要让孩子了解自我妨碍,在了解自我妨碍的同时,也必须要知道,其实自我妨碍通常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声称式自我妨碍:

就是不断地对外宣称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妥,比如身体不好、性格不好、星座不符或者天生不适合学英语等等。声称式自我妨碍只是说说,一般行动上不会停止实际的努力。

一类是行动式自我妨碍:

这类自我妨碍则是通过行为来预言未来的失败。表现出来的就是压力越大就越颓废,越到期限前就越放纵自己。

如果自我妨碍的心理刻画到一个人的骨子里,成为一人的行为习惯、人格特征,那么凡是需要评价、测量等需要努力且结果很难预测的地方都会出现行动式自我妨碍。那这个人就很容易出现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情况。

本来自己的孩子有可能不是一个有自我妨碍习惯的孩子,可是如果他所接触的孩子跟他的学习成绩、个人能力、家庭环境等等因素差不多,那么就很容易被自我妨碍者带偏。因为声称式自我妨碍者往往会把自我妨碍停留在口头,如果孩子相信了这种“抱怨”,从声称式自我妨碍发展到行动式自我妨碍,那么就有可能受其影响。

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对于别人的自我妨碍,你听听就好,不要相信,更不要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

l给孩子的身后放一匹“狼”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就得了冠军,并打破了世界记录,当记者问他如何做到这么好的成绩时,年轻人说:“三年前,我在崇山峻岭练习长跑,可是我尽自己最大努力也没进步,后来有一天清晨,我在训练的途中听到几声狼叫,我不敢回头,没命地跑,那天我的成绩非常好。后来才知道,那天根本就没有狼,是教练装出来看狼叫,可是从那开始,我每次训练都想象我身后有一只狼,所以我成功了。”

我们试想一下,当我们觉得陪孩子写作业即将陪到心梗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一直不停地在帮孩子检查作业、督促孩子写作业,之所以我们觉得累,是因为孩子知道,妈妈会在他的身后帮他赶走所有的“狼”,所以他会安心地磨蹭时间,没有自主意识。

这样不扎实的基本功,会让他下意识地畏惧考试,所以会在考试前出现各种“自我妨碍”行为,最终导致不好的结果。而这种自我妨碍行为一旦形成习惯,那么对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l帮助孩子直面问题

我在知乎上曾经看到过一个问题:“如果才能让孩子变得努力?”下面一个答案是这样说的:

我上高一的时候,因为接受不了学校、朋友档次的落差(就是看前后左右桌的成绩),加上自制力差玩成小混混,每次考试前都生病。高三体育考试前鬼使神差地扭了脚。就这样,一直自我欺骗到了工作,学校不入流、能力又不够,危机感到失眠。然后为了有个大学文凭,天天看书刷题,啥毛病都没了。

帮助孩子直面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让孩子知道,自我妨碍绝不会对自尊起到任何的保护作用,反而会越发让他人看不起自己。因为任何一个正向的人,都不愿意跟一个满是借口的人相处,因为所有的抱怨都是不努力的表现,最终只能自己独自承受失败的后果。

总之,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面对挫折和挑战时,奋力一搏有50%的失败机率,可是也同时有50%的成功机率,如果一开始就放弃,那么就是100%的失败机率,反正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失败,何不努力去尝试一下呢?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陪宝宝写日记,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共同探讨育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