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世祖太宗世宗有何区别

开国皇帝叫“祖”,继承者叫“宗”。

太祖世祖太宗世宗有何区别1

自从大禹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从此之后,我们也就走完了原始社会,从而迈进了“家天下”的时代。

至此,“家”以及“家族”的概念,也就开始在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开始生根发芽了。

如果要聊起“家族”这个的话题,那么有两个词,我想是不能回避的,也是为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那就是“太祖太宗”和“列祖列宗”。

什么是“太祖太宗”?什么又是“列祖列宗”?“太祖太宗”与“列祖列宗”,这样的“祖宗”,我们该如何区别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太祖太宗”。关于“太祖太宗”,其实这是两个词,即“太祖”和“太宗”。

不过,这却与我们普通人扯不上什么关系,因为“太祖”和“太宗”,都是古代帝王的庙号(皇帝死后,被供奉在庙里的`称呼)。

当然,这二者也是有区别的,“太祖”多为开国皇帝的庙号,而“太宗”则一般都是第二代皇帝的庙号,比如:唐太宗、宋太祖、宋太宗、明太祖、清太祖、清太宗等等。

太祖世祖太宗世宗有何区别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太祖太宗”并不是和我们毫无关系,而是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儿。

因为在“祖宗十八代”之中,我们的“七世祖”,就称为“太祖”;至于“太宗”,和我们就真没什么关系了。

接着,我们再来看“列祖列宗”。与“太祖太宗”不同,“列祖列宗”只是一个词,一般是不能分开使用的,它指的是历代的祖先。

“列”,就是“各个”、“所有”的意思,所有“列祖列宗”也就是“所有的各位祖先”,当然,也就是“历代的祖先”。

另外,我们也许已经看出,在“列祖列宗”这个词中,“祖”与“宗”其实应该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它们的“合体”,即“祖宗”之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祖先”。

也许有朋友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那就是:既然在“祖宗十八代”中有“太祖”的称谓,那么就没有“列祖”的称谓吗?或者有没有“列宗”的称谓呢?

我们刚刚已经说了,“列祖列宗”是不能分开的,它是一个词,是对所有的祖先的统称,所以,在“祖宗十八代”里面,是没有“列祖”和“列宗”的称谓的。

不过,虽然没有“列祖”,却是有“烈祖”的,此“烈”非彼“列”,音同字不同,在“祖宗十八代”中的“烈祖”。

这个“烈”字是带有四点水的烈,“烈祖”即为“六世祖”,仅次于“七世祖”的“太祖”;换句话说,“太祖”是“烈祖”的爸爸,“烈祖”是“太祖”的儿子。

太祖世祖太宗世宗有何区别2

太祖、世宗、玄宗、熹宗、思宗,这些庙号都有什么区别?

庙号,意思就是皇帝在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

“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商朝所建立的,可谓最原始的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周朝未使用庙号,仅使用谥号。卫国使用谥号,《国语》中出现了卫烈祖康叔、卫文祖襄公、卫昭考(考妣的考,父亲)灵公三人的庙号。

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之后,认为为先君尊上庙号、谥号是“子议其父、臣议其君”的不敬行为,因此不但未使用庙号,连同谥号制度一并废止。秦朝改用世数,例如始皇帝、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咸阳的信宫改为“极庙”,以象天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又将极庙改为“始皇庙”,奉为“帝者太祖之庙”。

汉朝时期,兼采传承自商朝时期的庙号制度及来自于周朝的谥号制度。初时,汉朝对于庙号仍本着商朝时期的初衷,庙号的'给予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太祖世祖太宗世宗有何区别 第2张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并不多。

西汉立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重视黄老之术,对周礼的“七庙”制度并不重视。东汉末年蔡邕曾说西汉“宗庙之制,不用周礼。每帝即位世,辄立一庙,不止于七,不列昭穆,不定迭毁”。刘邦死后,惠帝在长安城内为其建有高庙,也称高祖庙,“汉高祖”称呼由此而来(惠帝还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

但是后来汉元帝重定宗庙制度时,把高庙定为帝者太祖之庙,刘邦的庙号也正式定为太祖。除了长安城内的高庙之外,在渭北刘邦长陵附近还建有高帝原庙,后来把沛县的刘邦行宫也改为原庙。此外长安城内的高庙之西还有惠帝庙(《汉书·景帝纪》:“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也有人认为是在长陵原庙之西。

自从文帝之后,西汉诸帝大多于生前建陵时,在陵旁为自己营建生庙,如汉文帝顾成庙、汉景帝德阳庙、汉武帝龙渊庙、汉昭帝徘徊庙、汉宣帝乐游庙(里裎庙)、汉元帝长寿庙、汉成帝成阳庙等等。

由于是皇帝生前所建,忌讳称“庙”,所以在皇帝在世的时候一般称为“宫”,比如汉景帝德阳庙也叫德阳宫,汉武帝龙渊庙也叫龙渊宫。皇帝死后,这些庙则变为陵庙。西汉长安没有统一祭祀列祖列宗的宗庙,这些陵庙实际上就行使了宗庙的职能。

到汉元帝时期,天下有帝庙一百七十六处,比如太上皇(刘邦之父)有太上皇庙、太上皇原庙、太上皇陵庙,高帝有高庙、原庙,惠帝有惠帝庙等等。此外西汉各个郡国、以及诸帝生前曾经巡幸之处也都建庙,比如汉武帝庙在关中地区就有五座,分别在咸阳、兴平、临潼、富平、耀州境内。汉朝“事死如事生”,这些帝庙的日常膳食、宫女、卫卒和每年多次祭祀活动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

汉元帝登基后不久,就开始按照儒家礼法来修改宗庙制度。当时丞相韦玄成等人提出“高帝受命定天下,宜为帝者太祖之庙,世世不毁,承后属尽者宜毁……太上皇、孝惠、孝文、孝景庙皆亲尽宜毁”。

大司马许嘉等人认为汉文帝“除诽谤,去肉刑,躬节俭,不受献,罪人不帑,不私其利,出美人,重绝人类,宾赐长老,收恤孤独,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宜为帝者太宗之庙”;廷尉尹忠等人认为武帝“改正朔,易服色,攘四夷,宜为世宗之庙”。

最后汉元帝把高帝庙、文帝庙、武帝庙定为太祖、太宗、世宗庙,把太上皇庙、惠帝庙、景帝庙拆毁了,郡国所设的帝庙也都拆毁。

汉成帝死后,关于汉武帝世宗庙应不应该亲尽而毁的问题也展开过争论,最后汉哀帝决定保留。汉平帝时期,按照王莽的意见,又把宣帝庙定为中宗庙,元帝庙定为高宗庙,“天子世世献祭”。西汉诸帝庙号至此确定下来。东汉时期还有一些变动,比如取消了元帝“高宗”、成帝“统宗”、平帝“元宗”的庙号。

到了唐朝开始,原本慎重严谨的庙号制度大为放宽,除了部分亡国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因此原始的四种庙号不敷使用,因此逐渐参考谥法订出新的庙号,不过甫开国的前几代君王,其庙号大多仍使用传承自商朝的原始四个庙号。而也是自唐朝以后,庙号在前、谥号在后的连称方式,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因为唐朝以前的皇帝有庙号者较少,所以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皇帝有庙号者占绝大多数,而谥号从武则天开始字数不断增加,到明清已经增加到十七字甚至二十三字,称呼上有所困难,所以史书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而庙号反而成为了事实上的谥号。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发扬光大;世祖、成祖开创新时代;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誉,但也指世系传承发生偏移;仁宗、孝宗、睿宗乃仁爱孝顺的贤主;宪宗、圣宗是中兴之主;哲宗、兴宗、成宗、显宗是守成之君;

肃宗有中兴意愿却没有成功,有心无力;宣宗、景宗有功有过;宁宗过于懦弱;德宗遭遇动乱被迫逃亡;高宗由盛转衰;玄宗、真宗、理宗、神宗、道宗为人好玄虚;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力;

度宗、定宗、顺宗仅是过渡君主,影响不大;穆宗、光宗在位时间短且作为少;惠宗治国无方,江山残破;熹宗、僖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则应用于较为悲情的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