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简介概括一句话

二十四节气简介概括一句话,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24节气,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时代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以下分享二十四节气简介概括一句话。

二十四节气简介概括一句话1

1、立春:公历2月3日或4日,代表着春季的开始,万物开始萌发,春暖花开。

2、雨水:公历2月18日或19日,代表着降雨增多,是春季的重要节气,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3、惊蛰:公历3月5日或6日,代表着天气开始转暖,春雷开始响起,万物开始苏醒。

4、春分:公历3月20日或21日,代表着春季的中心点,昼夜平分,万物生长蓬勃。

5、清明:公历4月4日或5日,是传统节日,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意味着春天已经来到。

6、谷雨:公历4月19日或20日,代表着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即将到来,是农民春耕的关键时刻。

7、立夏:公历5月5日或6日,代表着夏季的开始,气温开始升高,万物开始生长。

8、小满:公历5月20日或21日,代表着天气开始炎热,农作物进入生长的关键期。

9、芒种:公历6月5日或6日,代表着麦子开始成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

二十四节气简介概括一句话
  

10、夏至:公历6月21日或22日,代表着夏季的中心点,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11、小暑:公历7月6日或7日,代表着天气开始炎热,暑气逐渐加重。

12、大暑:公历7月22日或23日,代表着夏季的最热时期,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13、立秋:公历8月7日或8日,代表着秋季的开始,天气开始凉爽,秋风送爽。

14、处暑:公历8月23日或24日,代表着暑气开始消退,天气开始凉爽。

15、白露:公历9月7日或8日,代表着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天气已经开始转凉,露水开始出现。

16、秋分:公历9月22日或23日,代表着秋季的中心点,昼夜平分,万物开始进入成熟期。

17、寒露:公历10月8日或9日,代表着气温已经开始下降,露水更加丰富。

18、霜降:公历10月23日或24日,代表着气温更加下降,霜开始出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

19、立冬:公历11月7日或8日,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气温开始骤降,季节转换明显。

20、小雪:公历11月22日或23日,代表着降雪开始,万物进入冬眠期。

21、大雪:公历12月7日或8日,代表着降雪更加频繁,天气更加寒冷。

22、冬至:公历12月21日或22日,代表着冬季的中心点,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23、小寒:公历1月5日或6日,代表着寒冷的冬季还将继续,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之一。

24、大寒:公历1月20日或21日,代表着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极其寒冷,是冬季的最寒冷时期之一。

二十四节气简介概括一句话2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包含了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变化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节气,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四季由“四立”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就是开始的意思。反映了大自然中物候气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

来历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它是上古先民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个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简介概括一句话 第2张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当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二十四节气简介概括一句话3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首,也寓意着春天的开始,万物生长。

雨水

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

惊蛰

代表着天气回暖,春雷始鸣。万物冒地而出,生机勃勃。

春分

春分在气候上的特征尤为明显,这时节天气暖和、雨水充沛、春和日丽。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个时节阳光明媚、树木生长、生机勃勃。

谷雨

春雨贵如油。这个时节降水明显增加,更好地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

二十四节气简介概括一句话 第3张
  

立夏

立夏标志着夏天的来临,炎暑降至。暴雨变多,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的阶段。

小满

这是一个反映降水的节气,意味着降水量大幅增加,农作物开始饱满。

芒种

这个时节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

夏至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小暑

盛夏正式开始。天气开始炎热,暴雨暴雷多的时节。

大暑

这个时节天气极为炎热。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暴雷,台风多发。

立秋

立秋表示开始进入秋季,但天气依然炎热,还未开始凉爽。

处暑

处暑意味着出暑。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白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节气。早晚的温差开始变大。

秋分

时至秋分,暑热已消,我国各地区的白天时间开始变短。

寒露

进入寒露,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

霜降

这个时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

立冬

意味着冬天的开始,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小雪

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大雪

进入大雪,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冬至

冬至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有南方祭祖,北方吃水饺的习俗。

小寒

有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

意味着天气寒冷到极致。但是大寒过后,也就意味着春天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