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价值职场人士没有一个是老好人

1

真正的高价值职场人士没有一个是老好人

职场老好人,可能是最惨的那个人最近赶上公司年中升职的机会期,部门总监候选人有两个,老刘和张哥。在我们看来,老刘更有可能胜出。因为老刘更为资深,专业能力也更强,平时不喜欢冲突,看起来比较佛系,被抢功劳也不恼,认为反正抢不走自己的能力。相反,张哥就显得心机格外“深沉”,在这之前已经为升职做好了各种铺垫。比如不放过任何在高层面前汇报的机会,而每次汇报必然竭尽全力展现自己的工作,甚至花很多业余时间,“拉拢”高层身边的红人等等。打脸的是,最后张哥顺利晋升了。

而高层对老刘的评价是:是一个好员工,但不是一个好猎手;存在感太弱,缺乏主动猎取猎物的魄力。

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类人?平时工作从不好意思邀功,最后眼睁睁看着别人升职时,内心又极度不平衡。对上级、对客户的要求有求必应,生怕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明明心里不愿意,嘴上还一个劲地说“没问题”。不喜欢冲突,处处忍耐,甚至背黑锅的时候都不敢吭声……做的事越多,反而越得不到机会;甚至难以得到真正的尊重,因为太廉价了。而谢菲尔大学一项研究表明:

太友好的员工相较那些不那么讨人喜欢的员工,工资水平更低。

2

职场老好人,注定被锚定在价值低区职场老好人的付出和回报永远不成正比,客观分析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种:不会拒绝,导致精力分散,无法聚焦于真正高价值和高难度的事情,产出效能低。因为不会拒绝,导致经常加班,虽然看起来给领导留下了个努力刻苦的印象,但效率却因为在各种琐碎的任务之间切换,变得更低。《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中提到:同时做两件事是有可能的,但同时专注于两件事则是不可行的。无法真正聚焦重要的事情,自然就不会有重要的业绩和产出,对于只问功劳不问苦劳的职场,显然是吃力不讨好。相反,对比那些被琐事缠身的同事,持续投入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积沙成塔的同事,早已经在高价值区域建立起了自己的护城河。可悲的是,因为不懂拒绝,那些你错过的,别人都得到了。第二种: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过分在乎他人认同,自我认同感低。这样的人,反而在职场关系里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你的付出,觉得理所当然。同学小艾,在学校里就是那种只有不停满足别人,才能感知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人。后来进入了职场,也成了公司很好“使唤”的同事。怕融入不了职场关系,所以什么要求都答应,甚至主动求虐,帮着别人写上会材料、贴发票、买午餐……但她的低姿态,不仅没有换来存在感,反而当她真正需要帮助时,却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她的需求。业绩月月垫底,在外力的需求和内力的施压中近乎崩溃,不得不离职。陈乔恩在《命中注定我爱你》中,主演过一个角色:便利贴女孩陈欣怡。她是一家法律事务所的行政小职员,在工作上她是“老好人”,不会拒绝同事的任何要求。在生活中也是毫无自我意识,属于弃之可惜的鸡肋。她的存在就是一张便利贴,而当生活终于把她逼到了绝境,她开始觉醒,成为了陶艺大师首席弟子。

当她聚焦自身成长需求,不再把刻意讨好外界,反而成为了人生赢家。

第三种:习惯顺从,获取了短时利益之后,从此产生了路径依赖。他们习惯于顺从的得到后,就一直把它当作职场必杀技,但却牺牲了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多公司的发展开始下滑,是因为公司文化和早已占据山头的领导,更倾向于启用听话的人。所谓的民主,不过是披着专制外衣的虚假形式。有个北大毕业的朋友,刚毕业就进了这样一家公司。所在部门的业务本身也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但凡有点想法的人都会受到领导的压制。因为他不需要创新,只需要有人按部就班完成当下的任务即可。久而久之,有想法的人待不下去,而听话的人得到了重用。但拥有这样文化的公司必定不长久,而那些能力更强的人离开后,反而有了更快的成长和发展空间。职场上真正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往往是那些有强烈自我方向和掌控的人。

3

宁愿贴上“不听话”标签,也要废掉“老好人”人设老好人的人设一旦树立,就很难撕掉。太多人因此陷入了外界和内心的双重煎熬,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纠结狂魔。但我建议你宁愿选择做个不听话的“刺头”,也不要做那个吃力不讨好的老好人。第一:你一万次的有求必应,还不及人家偶尔一次的雪中送炭。职场的忙,不是不帮,而是伺机而动。巴布森学院全球领导力教授罗伯特?克洛斯在一项研究中提到:帮忙的价值和对方的需求是成正比的。当你经常帮助别人时,别人需求的边际效应就越小,你帮助的价值就越低。而当别人需求的边际效应足够大时,你再提供帮助,反而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这样的帮助是高价值的,对方也会记忆犹新,心存感恩。

职场等价交换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以高价值的付出换取下一次高价值的回报。

第二:学会管理外界需求,建立起合作边界和原则。职场上,人人都是项目经理,我们和外界所有的关系,本质上都是需求管理。在工作界限越来越模糊、跨部门协作频繁的当代职场,敢于反向管理上级,管理相关干系人,是职场人士的必备素质。通过平等沟通和制度流程等,来明确合作的原则和界限。把别人对你的期望控制在一个合理值,建立自己的工作节奏,聚焦重要事项。

当你遇到多方需求冲突时,找到核心干系人,让他满意最重要,比如你的领导,比如决定你薪水的那个人。

第三:扩大视野和格局,努力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更早获得自主权和选择权。每个月底问一下自己,是否比上个月拥有了更大的底气。古典在《跃迁》一书中说:不要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要因为有价值才做。聚焦高价值的事情,在现有的部门做到头部,然后迅速跃迁至另一个头部,扩大格局。多思考,手头上在做的事情,能让你更快速实现跃迁吗?高手是因为看到了更大的系统,当你眼中的视野越来越宽广,你的目标就越来越清晰。

即便陷入一种长久的不良职场关系中,也可以快速识别,并拥有随时可以拍桌子另谋高就的底气。

在我们身边,80%以上的员工都喜欢表现出或装作听话的样子。但听话只能保障一时安全,懂得取舍和需求管理,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能力边界,才是对自己职业生涯长久发展负责的表现。市场从来不缺老好人,但缺真正的价值提供者和平等对话的合作方。因为真正健康的职场关系,从来都是势均力敌,平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