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度喂养三大征兆

频繁吐奶,大便不规则,纸尿布更换变少等等。

宝宝过度喂养三大征兆1

一:频繁吐奶

吐奶对宝宝来说其实是个正常现象,偶尔有一次或几次吐奶无伤大雅,但如果宝宝频繁吐奶那就能说明问题了。

新生儿肠胃功能比较弱,因此如果一次喂食的奶量过大就会出现吐奶的情况,当宝宝频繁吐奶时,宝妈就应该减少喂养的频率和量了。

二:大便不规则

对于宝宝大便的检查,能够很好地判断宝宝对食物消化的情况,也能够作为判断宝宝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给宝宝换纸尿布时,宝妈就可以特别留心宝宝大便的状态,如果宝宝的大便是发绿并且起泡的话,那就说明被过度喂养了;另外,不合适的纸尿布也可能造成宝宝不适,选择纸尿布要尽量宽松、舒适,这有助于减轻宝宝肚子不舒服的症状。

三:纸尿布更换变少

有的时候,宝妈会突然发现宝宝的纸尿布更换变慢了,每次换下来的纸尿布也变轻了,这显然是不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的,而问题的原因其实就是孩子被过度喂养了。

时间被过度喂养,孩子无法消化过多的奶,就会消化不良,从而出现便秘或小便减少的情况。

“过度喂养”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宝宝过度喂养三大征兆
  

①过度喂养导致宝宝消化紊乱:宝宝吃得太多,势必会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引起宝宝消化系统紊乱。

②过度喂养导致脑疲劳:为了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就会扩张,宝宝有限的血液和氧气就要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就会因此暂时缺血,长时间这种情况,肯定会导致宝宝脑疲劳,危害大脑。

③过度喂养会导致婴儿肥胖:宝宝母乳过度喂养,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刺激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细胞增多。婴儿时期的.肥胖对宝宝的健康也是有阻碍的,宝宝的运动能力发育也会明显滞后。

避免过度喂养的方法:适当减少母乳喂养次数

在给宝宝喂养的时候,如果宝宝年龄慢慢增长的话,可以逐渐减少喂养次数,每次喂奶量可以适当增加,不过具体要根据宝宝的喂食情况来决定。

小结:宝宝一旦被过度喂养的话,身体可能就会出现很多不适,这时候宝妈一定要注意适当减少喂养次数,或者顺延喂养的时间,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过度喂养三大征兆2

如何判断宝宝过度喂养?

1、大便异常

如果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且呈水样便,常带有泡沫和绿色,那么宝妈就要警惕了,宝宝可能过度喂养了,需要控制一下奶量。

2、宝宝常因腹痛、腹胀哭闹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在某一段时间,晚上由于腹胀、肠绞痛引起夜醒、哭闹,可能提示宝宝平时吃得太多了。

3、频繁吐奶

宝宝的胃呈水平状,胃容量较小,出现吐奶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宝宝6个月以后还是频繁溢奶吐奶,拍嗝也难以缓解,也可能提示喂养过多。

4、体重增长异常

一直建议家长定期给宝宝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的值,并且绘制成生长发育曲线,如果某一段时间,发现宝宝体重异常增长,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吃得太多了;如果宝宝出现体重不增甚至减少的情况,也有可能因为吃得太多,宝宝消化功能不成熟,没办法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足。

过度喂养有哪些危害?

1、容易肥胖

过度喂养的`宝宝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刺激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细胞增多,从而导致肥胖,也会增加儿童肥胖(5~6岁)的危险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肥胖的宝宝在成年期可能会继续肥胖,而且更可能在成年时形成各种健康问题,比如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这常常是即将发生糖尿病的早期迹象)、肌肉骨骼疾病(特别是骨关节炎—关节的一种高度致残退行性疾病)等。

宝宝过度喂养三大征兆 第2张
  

2、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

宝宝消化系统本就不完善,加上过度喂养加重消化系统的工作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胀、呕吐等不适。

3、易导致脑疲劳

为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

脑供血越少,对大脑危害越大。研究发现,早衰物质会因饮食过饱于饭后增加数万倍,易致肥胖症,甚至影响大脑的发育,智力偏低。

避免过度喂养,家长如何判断宝宝吃饱了?

1、看宝宝体重&身高增长速度

家长可以将宝宝的身高、体重绘制成曲线。如果增长过快/过慢说明喂养不足或者喂养方式有问题,可以找医生咨询一下。

2、观察宝宝吃奶时的反应

宝宝在吸吮的时候吸不出来会放声大哭,然后再用力去吸,吸了一会儿吸不出来又会哭,哭了又想再吃,始终舍不得放开乳头,说明母乳不够了。如果宝宝只是吸吮不发出吞咽的声音,或者吸吮多口才咽一次,说明妈妈的奶不是很多。

3、看宝宝吃奶后的反应

如果宝宝吃奶后能安静睡觉3小时以上,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哭闹,这表示他已吃饱了。

4、看宝宝的大小便

一般而言,宝宝每天尿湿(湿透)5~6个纸尿裤,说明喂养足够,宝宝吃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