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的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清明的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清明的随笔(15篇)

关于清明的随笔1

天又下起了雨,撑起一把雨伞,漫步在小路上。雨放肆地飞洒着,俯身吻着大地,万物都在接受雨的洗礼。

一直这样。每次清明都是细雨相伴,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出一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意画面。这雨,晶莹剔透,像天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进人们的心头,勾起那缠绵的回忆。

沿着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经过积木样的村民的房舍,踏过木板拼成的独木桥,错落有致,烟丝蒙绕的坟墓出现在眼前。每年都要来这里,可每次来的感觉都不一样。

很小的时候,我只是被带着来凑热闹的,只是学着长辈们,在一块块石碑面前,双手合并,显于胸前,拱背三四次。那时,我还根本不理解“死”的含义,也不明白“清明”的底蕴。

又大了一点,我是为了爬山才去扫墓的,又是随便做做的模式,便跑去摘松果、采青苔。

大了几岁,玩性被完全激发出来了,不再局限于采松果、摘杜鹃了,而是顺着山路往上爬,盼望看到更多的风景。

慢慢地,我变得懂事成熟了,开始帮助长辈做这办那,虽然有时还会帮倒忙,可我还是很快乐。

如今,我已是初中生了,办事也是井井有条。插香、摆贡品等,我都是抢着干。我也学会了尊重,学会了沉吟。我喜欢抬头,透过黑压压的`电线,看那灰蒙蒙的天。它让我轻松很多,惆怅与失落,无尽感慨。

一切就好像轮回般朦胧,心动渐渐地失控……成长也是一直轮回,让我们带着过去的记忆与今天的努力走向美好的明天吧。

关于清明的随笔2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关于清明的随笔3

很小的时候,我并不清楚清明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只是觉得这一天没有国庆节、儿童节那样欢庆热闹。人们的脸上少了一份欢笑,多的却是一份沉重与忧伤。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后,我才对清明节有所了解。婆婆三年前离开了我们,还记得婆婆的棺木被黄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哗哗直流。我也说不出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长这么大第一位亲眼目睹离去的亲人,我伤心,的是不舍。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全家人像往年一样到乡下祭祀扫墓。穿过开满金黄色油菜花的农田,我放眼望去,山还是那座山,婆婆的坟孤零零地立在那儿,只是坟头又多了些杂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爷爷的带领下用锄头等工具把杂草清理干净,并把它们扫到一块空地用火烧,听说是为防止起山火才选择在空地的。我看见爸爸在角落烧一种黄色的纸,便好奇地问:“烧这个干什么呀?”爸爸回答说:“这是纸钱,烧给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点点头再也不愿多问,因为我知道,他们心里很难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吗?

爷爷点燃了香蜡,伯伯铺好了垫子,我们长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坟前磕头。我跪了下来,望着随风摇曳的烛火,仿佛看到了婆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和充满爱的眼神,回味着婆婆多年对我的爱护与念叨,也似乎听到了她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记忆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听爷爷讲,她年轻时是位生意能手,那时她家因为做布匹生意成为当地的一户富裕人家。后来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变得一无所有,并逃亡到桃源乡下定居,一家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坚强地生活。婆婆在我还没出生时就因为旧疾瘫痪了,从我有记忆开始,她几乎就没出过门。婆婆虽然手脚不方便,但还是很关心我们,听爷爷讲,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孙后代。

灰蒙蒙的天依然下着细雨。烛火熄灭了,鞭炮声震耳欲聋。婆婆,清明节到了,我们又来看您啦!知道我们有多想念您吗?您听到我们正在向您问好吗?您一定也在天上关注着我们吧!这样您就不会寂寞了。

站在坟前,我一边感受着四月春雨的那一丝寒意,一边胡思乱想,忽然记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我的脸颊湿湿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关于清明的随笔4

今天就是清明节了,每逢清明节我就会想起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大家是否去扫过墓呢?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们今天回老家拜山,这只是第一次而已,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所以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一次机会。我们回到老家,吃完午饭,便向山出发了。

火辣的太阳晒的我们又增加了一点疲倦,好不容易我们来到山顶,我就拿起扫帚扫起了墓前的垃圾和落叶,看着墓碑,我不禁想起不在世的亲人和我一起度过的`时光,不禁潸然泪下。但是我不一会我就扫好了,每次祭祖时,我们都会想起为他们烧一些纸钱、放置一束鲜花。说着我就拿了伙计少了一炷香插在了墓前,而爸爸妈妈却有点难过的为他少了一些纸钱。爷爷把一些鸡肉、美酒和水果摆在墓前,祝愿他们能在天堂的那一边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了我祝福他们,我们便跪了下来,好想在为祖宗守灵,愿他们能保佑我们幸福平安、生体健康。祭拜完后,爸爸小心翼翼地拿着火机点燃鞭炮,放完后就走了。

我临走时,再次瞄了一下祖宗的坟墓,擦干了眼眶的泪水,随着下山了。心里怎么感觉在百爪心挠?但我也许愿祖宗能在天堂过上和我一样的生活——快乐。通过这次祭祖,我感受到了原来祖宗在天堂的那一边也应该有一个舒适而又温暖的“家”。所以我们应该要珍惜生命的点点滴滴,生命不是游戏,那么大家在清明节有木有拜过山呢?

关于清明的随笔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那些古人时代的清明感伤,源于他们对祖宗的由衷思念;我们的清明纪念,或是来自于我们内心边缘的寂寞。杨柳虽未成荫,清明的凄渺浓郁却不觉已是突然。

有时常想,若没有我们爷爷那些祖辈,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吧?

有人说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是很好的。然我们大家其实都是一家人,千万年的脉里一向流淌着祖宗的血液,以此继承着他们的存在!许许多多的姓氏家族结合,繁衍,一直到现在。如果追溯到上古,那就是盘古,女娲,尧舜禹,黄帝,炎帝,蚩尤,甚是是释迦摩尼,耶稣等。我想,如果非要给我们大家起一个名字的话,那就叫百家姓,再大一点就是中华民族!

清明节缅怀先人,更好地生活在现在,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我想这就是清明节的意义所在。去和列祖列宗们“聊聊天”和“喷喷阔”,或许也可以是一件自然而美好的事情。

清明节即至,请予以所有人最真诚的祝福!

关于清明的随笔6

清明节那一天,我们一家人包括周边的亲戚都去奥林匹克吃饭,结果忘记了要不要上管乐叫上了妹妹,我们准备出发了。

来到奥林匹克,妹妹踏着她的小腿走上了舞台,在那里蹦蹦跳跳,看到我们一个个追着她跑,玩的更是不亦乐乎,最后,她还是服服帖帖的跟着我们吃饭了,结果到了吃饭的时候,她又开始闹了,想爬上饭桌玩,在我们的合力阻止下,她,终于停下了闹腾,安安静静的吃饭。

我们一家人坐在饭桌上有说有笑,吃着美味的饭,开开心心的,连别人都羡慕的看着我们。

吃饭的时候,我使劲往碗里挑吃的,顾不上吃,碗里的东西已经满满的,我才开始吃。

身旁的奶奶见我有些吃的夹不了,起身帮我一个一个夹,就这样,我的碗又满了,欧耶!

直到吃饱,自己碗里还有半碗饭,看着这半碗饭,感觉实在吃不下了,就直接抛弃了,就跟妹妹开始玩。

妹妹一会儿往台中心跑,一会儿往边上走,看的我都心慌慌的`,害怕妹妹随时随地会摔下来,所以,我做了个明智的做法,拉上大妹一起看着!不过,大妹来帮忙,我基本上没啥作用了,就在那默默的看着她们两个在那里嗨皮,自己又回到坐位上。

回家时,妹妹还是不肯走了,直接赖在那里了,我想想也是醉了,抱她哭!不抱又回不了家!大家都对妹妹软声软气的说:君君,回家了,不然我走了。妹妹跟没听到似的(虽然她可能听不懂),自顾自在那里玩。我二话不说抱起她走人!结果她以为我在和她玩,使劲推我,脸上挂满了花晚上,约了妹妹去打篮球,结果打了一会便没兴趣了。

关于清明的随笔7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我掬起春天第一片思念,捧送您永远的寂寞,在这个无雨的清明时节。一副宣纸点缀出众多景色,却再也唤不回那一缕幽魂。

山一程,水一程,走一程,停一程,在我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您那颗普通的灵魂早已走得很远很远,再也没有归期,也再也没有回程。

没有人知道,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时光轻飘飘匆匆飞逝,没有谁能成为谁的永久。柳已抽绿,春已来到,只有那颗沧桑的`心还在寻寻觅觅,无处释怀,无处寄托。

关于清明的随笔8

最近高强度的工作让我总有种窒息的感觉,回想起前日里的轻松,内心深处又徒增了许多悔意。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假期,我不知道该用何种心态来告慰逝去的亲人和自己一去不回的年岁。

今年家里没有我牵挂的人,爸爸妈妈随着姐姐去了彩云之南,我总觉得这是命运该给他们的经历,更在内心深处希望他们通过这次远行能够得到更多。姐姐与姐夫在20xx年结婚,由于路途较远,爸爸妈妈从未去过那边,对于一对在农村生活半辈子的夫妻,我想他们早已失去了对未知旅途进行探索的新鲜感,今年春节,姐姐与姐夫相伴留在我家过年,其实我能够猜透他们的心思,就是希望父母能够抽上一段时间去云南看看。

昨日给父亲打电话,听得出他的言语之间透露出几分醉意,可能是长时间呆在火车上太过劳累,父亲选择用酒精来解乏。母亲刚到云南,就不愿与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外孙女分开,突然觉得她像极了孩子,虽然,这些情景都是听姐姐在电话里说的,但是,我依然能够体会到父母内心深处的欢欣。对于姐姐来说,父母可能是不公平的吧,把她一个人丢在那么远的地方;对于父母来说,姐姐可能是不孝顺的吧,为了自己的爱情,竟然狠心丢弃整个家庭。那时候,我也认为姐姐狠心,随着慢慢成长,我逐渐体会到幸福对于一个人来说的重要性,于是,我开始体味这种两地分离的感觉,所幸的是,姐姐的生活很好,不会为了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而真的变成山里农妇,这是我最期许的事情。

奶奶刚去世还不到两年,想起这个清明她与爷爷的坟前再也没有新添的纸钱,我心里甚是难受,奶奶在世时,我从没想到她会突然说走就走,连最后和她说话的机会都不曾留给我,我开始胡思乱想,奶奶是不是觉得我们嫌弃她了,而独自一人去找爷爷了?还是因为她不愿接受这种没有盼头的'生活了才撒手人寰。只见新人笑,未闻旧人哭,我不知道这种所谓的阴阳两隔是不是对我曾经不知道珍惜亲人在身边最大的惩罚。

清明来了,再也不见欲断魂的行人,仿佛,家乡的老屋依旧在轻声低语,不让我忘记曾经的一路行走,不让我忘记那段本该牢牢记住的亲情。

关于清明的随笔9

昨天是清明节,天清气朗,我去外公老家扫墓。路上车多人多,都提了袋子,袋子中装了很多钱。

外公家的墓地在一个林子里,下了车,大人们便开始劳动,外公烧香倒酒,一个衣着时尚的奶奶爬上坟头,锄着杂草,而哥哥拿着棍子和我打架。

接着,要烧钱了。钱都是假钱,有一百万的,有一万亿的。姐姐拿着一叠钱,喊道,发工资喽,发工资喽。爸爸说,这些钱是给鬼用的,不是给人用的。我们纷纷把钱投到火里面,烟灰卷着向上窜,外公笑着说,现在烧了这么多钱,你们二位(公公婆婆)可别争钱呀。

森林里人多了起来,热闹起来,人头在坟头间移动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扛着一个耙子,扫着叶子,有个大妈在墓碑前倒酒,一对叔叔阿姨在一个没有墓碑的小土坟前点香。

我爬上一个坟头,拿着一根棍子当做枪来射击。爆竹声中,浓烟腾起,嫩绿的枝叶间香灰到处流窜,人们纷纷移动。

下午,我回到老家吗,去奶奶的.坟前祭拜。爸爸烧的钱很少,外公烧了一大摞,面额是几百万几百亿的,而爸爸只烧了几叠,等我们仔细一看,面额居然是两块的。外公打的爆竹响了几分钟,而爸爸的爆竹几秒钟就打完了。姐姐和我都笑爸爸小气。爸爸辩解道:“不要讲我小气,我也给奶奶也送了一套别墅,还有洗衣机,太阳能……”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回了家。我觉得,清明节,真好玩。

关于清明的随笔10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时间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时间,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关键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时间。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关于清明的随笔1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节我都会想起这首诗,而我家乡的习俗却截然不同。每到清明节,不管你多忙都必须得赶回来给自己的亲人烧纸钱,祭拜,如果不这样的话,那就是对祖先大不敬。

清明节一早,家家赶做祭拜品,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做东西,我就在旁边打下手,妈妈做的都可漂亮了,有什么“万事兴,一笑仙等”。祭拜品做完了,该包纸钱了,他们把一大堆的纸钱十张十张的包了起来,然后又把它晒在太阳下面晒干,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晒干呢?妈妈笑了笑说:“不晒干怎么好烧呢。”

在晒纸钱时也要吃饭,吃饭前要“叫饭”,就是把饭什么的都准备好后,叫死去的亲人来“吃饭”。说是吃,其实这也是一种礼仪罢了。他们吃完“饭”后,未满12岁的小孩能吃他们吃的`饭,要重新盛饭。

饭也吃完了,纸钱也晒干了,是时候出发去给他们祭拜了。我们来到祖宗的坟前扫墓,然后把祭拜品放在祖宗坟前,然后边烧纸钱,边放炮。祭拜后,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情形。清明节,我们家乡的清明节,真是有趣。

关于清明的随笔12

又到清明拜山时一年24个节气,清明节应算得上有点名气。

清明的出名,不只是因为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之所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难以忘怀,恐怕缘于清明是一个特定的日子。

据说古人常把清明与寒食联系起来,而寒食又传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功臣介子推而定的,此日严禁烟火,以扫墓、踏青、插柳、寒食为俗,故而清明那天,人们都纷纷上山或远行,给自己逝去的亲友送去一份浓浓的祝祷。

广州从化人清明期间的祭祀叫拜山,这与内地的扫墓很有些不同,一是这里的拜山时间长,一般说整个4月份都是拜山期;二是这里拜山的规模大,他们往往是一个村、一个家族同时出动,那浩浩荡荡的车队和漫山遍野的人群,让那些内地人看了真有点不可思议。曾有在从化工作的内地朋友跟我探讨过这种现象,其实当初我对这种现象一时也难以理解,后来,在从化生活久了,对这里的人们及民风民俗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也就渐渐地品味出了这种活动的意义。

清明是祭奠的日子。你看,漫山遍野的爆竹硝烟在春风的轻拂下,和微微冰凉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在墓冢间久久地飘荡,它给祭扫的人融成一种思念,化成一种寄托,变成一种期待,生生把一个或雨或晴的日子变成了一个节日。

清明也是生者和死者共同的节日,是一条连接着人间和阴间两个不同世界的系带,只凭着一柱香火,几样果品和“三牲”,就足以把出生、成长、死亡一起概括了。

在亲友墓碑前祝祷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追思,更多的是对生活和生命的一份向往和祈愿。不管是默然不语还是泣号连声,都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昭示着生者和死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清明时节,山上的杜鹃花都开了,姹紫嫣红地弥漫开来,放眼望去,那山好像燃烧着的火焰,点燃着拜山人的激情。相映之下,山那边的小草也因此分外的绿,而且,都一律很鲜亮地挂着晶莹的露珠或雨珠,仿佛在一夜之间被谁抹上了如此厚重的色彩。春天便因此豁然变得分外娇艳,分明让在城中蜷缩了一冬的人们格外的心惊眼热。

拜山归来,信手在漫山的花丛中折上几枝,很夸张地举着招摇过市,回到家后插人花瓶里用水养着,花不香也不名贵,但也算把迟滞在山野里的春天撷回了几许,摆进自己的生活里。

清明是季节里一座光滑的桥梁,哪怕一年寒风呼号,开春时雷雨交加,无论那雨水多么的肆虐,到了清明,那雨也变得不再那么凛冽,何况再过十几天,遍地的耕牛就拖着犁耙在田野里来回地游走了,一年中繁忙的春耕季节又来临了。顾名思义,清明应该有清亮的天空,明净清新的空气,但清明的时候往往都是细雨绵绵。有时太阳不经意要从铅灰色的云层里探出半张脸,只一下就把大地上那稚嫩的草芽充足了活力。

因此,每年的清明拜山期间总是裹携着雨水和阳光。明白了这些,你就明白了从化人拜山的内涵。

关于清明的随笔13

在路上,我不停地追问着妈妈:"妈妈妈妈,爷爷是长得什么样子呢?"妈妈总是和蔼可亲地说:"就和妈妈一样啊!"我的外公在妈妈读四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也没留下一张照片。每当其他同学提起外公对自己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伤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们迎来的便是年过六旬的外婆。我来到房间里,折起了纸花,也把一个个思念折进了纸里。下午,太阳当头照,我、妈妈、大姨和外婆顶着烈日到山上给外公扫墓。一到山下抬头仰望,就看见满山一派翠绿的景象。大姨扛着锄头一会把这丛草给除了,一会又把那根刺藤给割了。不一会,一条小路就被我们给"开辟"出来。

来到外公的坟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满青苔的陶罐,封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装着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开始除杂草,她们一会把坟墓上的小山竹给锄了,一会又把杂草给割了,不一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干干净净的坟墓。

我麻利地从袋子里取出纸花纸带,洒在了外公的坟墓上,最后把一束美丽的菊花摆在陶罐,听妈妈说,菊花代表对去世亲人的思念。这时,坟墓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坟墓前摆上圆鼓鼓的鸭蛋、香喷喷的肉、红通通的`苹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饯……

我们把香点着,双手举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随后,我们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声好像是外公在我们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来:"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妈妈对我说:"孩子,你别哭!人死了不可能复活。你外公虽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孙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会很欣慰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对外公的思念。"我懂事地点点头。随后,妈妈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于清明的随笔14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咫尺距离,却永远也见不到你

-------题记

清明时节,独自一人沿着一条崎岖的乡间小路,悄悄地走到了你的身边,你在这里静静地躺着,已经十几个年头了,茔头青青,那晶莹滚动的露珠,我知道是你无声的哽咽,是你过早离开家人,对父母、妻子,儿女愧疚的泪痕---------,捧一捧新土,轻轻地洒在你的身上,那湿湿润润的泥土清香,包含着对你丝丝缕缕的思念和怜惜,虔诚的跪在墓碑面前叩拜,燃烧的纸灰在一片火红中时起时落随风舞动,思绪又牵引回到了从前,不觉潸然泪如雨下,想起当年送你去殡仪馆火化的路上,嘴里喃喃低语,不停呼唤着你的名字,多么希望你能醒过来,因为这是你最后一次存活的机会,当高耸的烟囱冒出一股青烟的'那一刻,彻底、彻底,彻底粉碎了我痴心妄想的梦幻-------

还记得当年吗? 我们一行人去皇藏峪游玩,为了节省景点门票,我们开着卡车从景区后面翻山,不料却被那里驻扎的武警部队抓个正着,以为我们是间谍,来探测什么国家机密,车被开进了营房,还对我们进行了核查,最后说明缘由才把我们给放了,登高远眺,云雾缭绕,美景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把先前发生不愉快的事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沿途留下了阵阵欢乐的笑声,那一次和你一起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和美好的回忆,直到如今,翻起那些泛黄的照片,心中就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你,正是那次旅行,让我第一次吃到当地的名吃,皇藏峪蘑菇鸡,饭桌上提起翻山被抓的事,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那种愉悦的氛围无法用语言表达,那一次的啤酒是多麽的甘甜,那么的爽口,从那以后都再也找不回那种感觉,吃意正浓时,清晰的记得,我们端起酒杯相约十年以后,继续相聚这里重温旧梦,那是多么难忘的一个场景,犹如一树美丽的风景定格于心灵最深处,万万没想到那一次竟然成了我们之间的永别,你没有遵从我们的约定,悄无声息的狠心的离开我们大家。每每在去皇藏峪游览时,往昔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都浮现在眼前,山上的一草一木还依旧如故,却再也见不到当年的你,物是人非,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痛,不禁感慨万千。

不曾忘记, 在我创业起步最困难的时候,是你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倾尽全力帮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慷慨解囊,不求回报,你的胸怀宽广,风趣幽默,成熟稳重,睿智通达,一直被我追捧仿效,岁月如梭,流年飞逝,我也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寒酸,略带稚气的青涩少年。感谢上苍,让我有缘结识你这样义薄云天,重情重义的大哥,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我最大的鼓舞和支持,让我一步一步迈向成功,感恩岁月,让我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你,让我学会宽容 ,感恩;懂得珍惜,明白了刻骨铭心的真诚。在我事业每一次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一想起你,我就会鼓足勇气,斗志昂扬,坚定的向前迈进。心中暗暗发誓,绝不辜负你对我的支持和厚爱。

陌上花开,杨柳青青, 清明时节,微风拂面而来,却感到阵阵透骨的凉,缓缓起身注视墓碑,良久良久 ,久久不愿离去,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我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在爱你,而我认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咫尺距离,却永远也 见不到你,

燕子飞走了;还会再飞回来,花落;还会有花开的季节 ,一场生命的结束;也可能会是孕育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阡陌红尘 ,相思渡口,生命若有轮回 , 来生我们有缘还能再相聚,答应我,做我恪守承诺,永不相离的大哥好吗?

关于清明的随笔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那一首《清明》,寄托给我们以思念,相隔数千年,在那落雨的春日之中,寂寥无声。——题记

我常想:清明,大概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在这时,想起已逝的亲人、朋友,许多人多会不禁潸然泪下——这情,这景,可有谁会开心高兴呢?

可至少我是为他们高兴的。

——清明,扫墓,除尽那墓前的灰尘,放上作为供品的水果,点心。焚上几根香,袅袅烟雾升起,笼罩在墓碑前,寂寞而忧伤。也许,那是一座无名的墓,墓碑孤独地矗立在野地上。然,那是,一个鲜活生命长眠的地方。那不是无主之地,那是他们的,庇佑亲人的最终爱念;最后的篇章。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清风瑟瑟拂过面颊,像葬礼上的悲凉乐章。亲人们,朋友们长眠于这广袤的大地之中,也许数百年后,也许数千年后,他们终究会归于尘土。而这里,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他们人生路途的终点站。可人生没有最终篇章,那清明中的一抹微笑,是亲朋好友对他们最后的悼念……

在清明时节踏青,不知是谁提出的,我想,在清明时,走过那一片青翠的草地;走过那一片晨露中的草地;走过,那一片温暖的草地。寻找着永远离开的人,他们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带着对已逝之人的思念,带着他们对这世间的最后一丝眷恋……

清明,扫墓,是对已逝之人的悼念;清明,落雨,是自然对亲人的劝慰;清明,踏青,是对已逝之人的怀念。

清明这个节日,是我们对已逝的亲人朋友在这世界上最后一点留存痕迹的证明——证明他们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曾活在这世界上。

试问:那“路上行人”为何“欲断魂”?因为,他们,在怀念在思念,也在想念啊!一个人的生命能有多长?它也许很短,在不经意间逝去,可它同样也很长。在即将逝去的那一刻,留在了在很多很多人的心里,永不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