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里健康的原则和标准分别是什么

中小学心里健康的原则和标准分别是什么,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孩子健康成长,国家才有希望。那么中小学心里健康的原则和标准分别是什么?

中小学心里健康的原则和标准分别是什么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原则

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2、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

3、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4、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5、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

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7、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

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

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能够适应学校正规的课程安排,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心情愉快,以当小学生为自豪;

3、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勤奋好学,能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4、有集体荣誉感,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中小学心里健康的原则和标准分别是什么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自知:对自己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并能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2、自强: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根椐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计划;

3、自制:有道德和法规观念,遵守社会公德与学校纪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

4、自觉:自觉努力学习,不怕困难,情绪稳定,乐观处世,不为一时冲动而违反纪律,不因学习困难而忧心忡忡,始终充满朝气。

附: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具有发育性、多变性、可塑性,其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脑发育、语言发育、心理发育等关键时期,如果儿童心理问题在关键时期及时发现并得到正确诊治,则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儿童、青少年在出现心理障碍时,在情绪、行为、生理反应等方面会表现出异常变化:

①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恐惧、焦虑、拒绝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自杀、兴趣减少、多变、忧郁等;

②在行为方面表现为:暴力行为倾向、离群、沉默、过分活跃、精神不集中、离家出走、逃学、偷东西、迷恋和强迫行为等;

③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头痛、肚子痛、呕吐、厌食、耳鸣、尿频,可是经医院检查又查不出问题。

我们只有了解了少年儿童健康的和异常的心理表现,才能给孩子以正确的心理教育和引导,当发现孩子异常的心理表现时,应给予及时的教育和疏导,使其回到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中,达到防患于未然,保持心身健康。

中小学心里健康的原则和标准分别是什么2

(1)强迫症状:反映受试者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是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强迫症状。

(2)偏执: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占自己便宜,在背后议论自己,对多数人不相信,别人对自己评价不当,别人跟自己作对等偏执问题。

(3)敌对:反映受试者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经常与别人争论,易激动,有想摔东西的'冲动等。

中小学心里健康的原则和标准分别是什么 第2张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觉得不自在等问题。

(5)抑郁:反映受试者感到生活单调,自己没有前途,容易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问题。

(6)焦虑: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宁,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问题。

(7)学习压力: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

(8)适应不良: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意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教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的学习环境等。

(9)情绪不平衡: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态度多变,学习成绩忽高忽低的问题。

(10)心理不平衡:反映受试者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比自己成绩好感到难过和不服气等问题。